近日,以党校中青班学员的身份走进达州这方热土,学习“七一勋章”获得者周永开同志的先进事迹,心中油然而生的崇敬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思考。周永开同志把信仰装在心中、将事业扛在肩上、把群众当成亲人的情怀,引领我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
一、信仰坚定、初心如磐,牢记“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周永开同志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精神上有信仰比吃什么都香”“花萼山上的路,我走不动了,但共产党人的信仰之路,走得再远再久,我都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周永开同志一生忠于党,“入了党的门,就要听党话、跟党走,党叫干啥就干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不忘初心、不移其志,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练就共产党人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铜墙铁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牢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
二、奋斗不止、花萼永开,牢记“艰苦奋斗精神永远不能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新中国成立前,周永开同志冒着生命危险在川北地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全心全意为百姓造福,恪尽职守推动地方发展,是群众心中的“草鞋书记”;离休后,他带领群众植树造林,花萼山成功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父老乡亲亲切地称为“周老革命”。周永开同志入党 70年来艰苦奋斗不停步,“人可以离休但共产党员永不会离休。”我们深深感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更加需要我们以只争朝夕、敢于担当、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汲取奋进力量,激发奋斗之志,练就干事担事“铁肩膀”,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四川新篇章贡献应有力量。
三、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我是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理应知恩图报,为党分忧、为民解难。”这句朴实无华的承诺,是周永开一生真心为民的生动写照。他在花萼山种植林木1300亩,拿钱引种鼓励山民发展中药材种植,花萼贝母成为当地有名的土特产;他把群众当亲人,几十年捐资助学,在母校设立“共产主义奖学金”,奖励师生近400人。我们必须永葆对人民群众的感恩之心,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不仅要做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更要做好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节劲凌霜、廉洁奉公,牢记“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我们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更要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清廉之风,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全面查找廉政风险点,筑牢思想防线,坚守法纪红线。”周永开至今还住在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老家属院,家具都非常老旧,一套搪瓷杯、搪瓷盆一用就是40多年。周永开夫妇累计捐款上百万元,都是平时省吃俭用、节衣缩食省出来的。当孙女希望爷爷打招呼调离偏远山区工作时,他始终没有向组织开口,并在家中设置“家魂奖”,激励引导儿孙勤俭持家、无私奉献。我们必须时刻自省自检自律,守纪律、讲规矩,守住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第31期中青1班学员,王喜梅现任成都市金牛区委副书记、成都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李树贵现任四川省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